城市准备不足陷困局,业内人士分析原委进良策 ——
共享单车,“死结”并非无解
共享单车给城市带来了很大便利,但是乱停乱放,就像双刃剑一样深深刺痛了城市,慢车道、绿化带、街边角落里,到处都有乱停乱放的单车,各大城市地铁出口尤其淤积严重。对此,前不久来宁参加南京“软博会”高峰论坛的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,有独到见解。
夏一平认为,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,一是共享单车发展速度太快,二是城市慢行交通、停车设施欠账太多。“单车停放、淤积的地方,恰恰是市民骑行、泊车需求大的区位,譬如地铁站点、商超周边、主次干道边上,这些地方自行车点位普遍不足。”夏一平认为,城市规划、道路建设“以小汽车为导向”,慢车道、非机动车停车空间一再压缩,加之许多单位、小区拒绝网租自行车进入,更让单车停放矛盾无形中放大。然而多数城市一味简单化地对单车清拖,以至于多数单车集中停留场地车满为患。“许多城市口口声声鼓励自行车交通,声称要大力发展绿色交通,可一旦看到共享单车的迅猛势头和停车困境,又纷纷缩回去了。”
“那么多单车被清拖而且难领回,我们也很心疼。”夏一平驳斥了所谓单车企业依靠资本运作“刷存在感”,而对单车被清拖“满不在乎”的说法,“我们是企业,是企业就要谋求经济效益,单车弃置不用,不仅是企业的损失,也是社会的浪费。”
以一辆车每天骑行四五次、一次收费1元计算,企业是有利可图的,应该可以腾出财力聘用线下管理人员。然而事实却是,各单车企业眼下除了“砸钱投车辆”,还在“免费圈客户”,竞相推出免费、低价骑车活动,比如象征性地收1元钱,送骑1个月,相当于“白菜价”了。因此各企业都处亏本竞争和扩张阶段,目前尚无力改善线下管理。 不仅如此,单车企业的恶性竞争,还让许多本可通过线上管理引导停车的技术手段也未采用。夏一平介绍,如果城市设定停车点位,划定“电子围栏”,通过“互联网+停车”规范单车停放,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,譬如对用户违规停车扣信用分乃至押金,但是各企业为取悦客户、稳住客源,都未采取这些惩戒措施。
城管部门简单化地清拖,单车市场的无序竞争,以及用户只图自己方便乱停乱放,使共享单车发展结了“死结”。专家认为,目前共享单车有关各方就像陷入了“囚徒困境”,彼此难沟通,谁都不松口,以致收到了最坏的结果。
交通专家们则认为,破局共享单车困境,有个“利益最大化”的前提,那就是国家十部委8月初出台的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的四大益处:满足公众出行需求,解决城市交通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,缓解城市交通拥堵,构建绿色出行体系。因此无论是有关部门、单车企业还是注册用户,都应为求得这个“最大公约数”做出努力:城市要努力优化慢行空间,提供非机动车点位,因为一辆单车的停行空间,仅为小汽车的1/10,城市有条件、也有义务为绿色交通腾挪空间;企业为培育市场、可持续运转,也应摈弃损害环境扩张用户的做法;各单位、小区也不能拒停单车,酿成外部空间的“公地悲剧”。
从根本上说,率先“松口”和“作为”的当是城市自身,因为无论是优化慢行和停车空间,还是制止单车企业恶性竞争,都属于城市应有的“服务环境”。有关部门该出手时出手,才能维护单车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,落实企业维护停车的主体责任。同时推动单车行业建立诚信体系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规范用户停车。此外,引导单位、小区不得拒停单车,以及在建设中予以保障,也只有住建、房产等部门能够牵头实施。“有关部门把城市和市场环境做好了,政府、企业和用户的关系理顺了,共享单车必会迎来健康有序发展,让城市、市民双得益。”
本报记者 顾巍钟